納豆的功效和納豆激酶 溶解血栓的納豆激酶 用納豆激酶來預防生活習慣病 納豆激酶VS假納豆激酶之鑑別法

納豆的功效和納豆激酶

納豆的功效和納豆激酶

自古以來日本的傳統食品「納豆」,是將煮熟的黃豆利用納豆菌發酵而成的食品,從1200年前即有食用的記載。
經過納豆菌發酵而產生的酵素,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Protease),1925年時北海道帝國大學的大島敎授,根據其製造過程與性質,發表了相關研究報告。

之後,關於納豆菌蛋白分解酵素(Serine Protease)的研究報告也陸續發表,並於1980年時成功萃取出纖維蛋白(造成血栓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命名為「納豆激酶」。 而納豆激酶是指納豆表面黏稠的部份。

納豆激酶的作用

納豆激酶擁有溶解血栓的主要成份-纖維蛋白(Fibrin)的作用;具有活化體內血栓溶解酵素-尿激酶(Urokinase)前驅體的前尿激活A(Prourokinase)作用;並且增加可以轉化產生血栓溶解酵素-纖維蛋白溶解酶(Plasmin)的活化素-組織型纖維蛋白溶解酶原(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作用。

另外近期的研究指出,納豆激酶擁有可溶解不易溶解的血栓-抗血栓溶解因子PAI-1的作用,以及減少優球蛋白(Euglobulin)的溶解時間,具有增強溶解血栓的特性。 除此之外,並且確認擁有降血壓的作用。

溶解血栓的納豆激酶

血栓的機制及害處

血栓是指,血管中生成的血液凝結硬塊,主要成份是一種稱為纖維蛋白(Fibrin)的蛋白質。具有在受傷流血時自行凝固,以免流失血液的止血作用。
止血完成,傷口復原後血栓應該就會自動溶解。此一現象就稱為纖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發生止血作用(凝結功能)和溶解作用(纖溶作用)無法平衡共同運作,或是隨著年齡增長、壓力等原因,使得血栓不易溶解時,血栓就會堆積在血管內。
若是心臟的血管被血栓堵塞住了,就會引發心肌梗塞。而腦部的血管被堵塞住了,會引發腦塞栓等血栓症。

納豆激酶溶解人工血栓

圖1顯示,容器中先放入製作的人工血栓(白色部份),之後放入納豆,隨著時間的變化做觀察。這時會發現納豆周圍的血栓逐漸溶解出黑色的纖維蛋白。這是因為,納豆表面黏稠的部份稱為納豆激酶,所產生的溶解現象(纖溶作用)。

攝取納豆和血栓分解產物(FDP)

由5位健康的義工做實驗,攝取富含多種機能成份的納豆之後,以拉底斯凝固法測定血液中的血栓分解產物(FDP),並且根據FDP值的變化做成座標圖。(圖2)
控制組是指,第1次攝取納豆的情形。2days組是指,2天後攝取第2次納豆的情形;4 days組是指,4天後再攝取第3次納豆的情形。

根據數據所示,第1次攝取納豆的4小時後FDP值急速增加,然後6小時後、8小時後則呈現減少狀態。

時事論題《根據動物實驗 關於納豆激酶的腸管吸收》

根據老鼠實驗證實,納豆激酶可經由腸管吸收,確認出吸收後的納豆激酶可分解出血漿中的纖維蛋白素原。

<参考文献>
Fujita M , Hong K, Ito Y, Misawa S, Takeuchi N, Kariya K, et al.  
Transport of nattokinase across the rat intestinal tract.
Biol. Pharm. Bull. 1995;18(9):1194-6.

(節錄 中文翻譯例)
在老鼠的十二指腸裡投予800mg/kg的納豆激酶(以下簡稱NK),結果確認NK分解出血漿中的纖維蛋白素原(Fibrinogen)。在十二指腸裡投予NK酵素,依照既訂的時間後採集血液,利用電氣泳動模式(SDS-PAGE)析出血漿中經由NK作用分解的纖維蛋白素原,再以西方墨點轉漬法(Western blotting)檢測出抗纖維蛋白素原γ抗體。
結果在30分鐘以內出現,270kDa斷片的結合抗纖維蛋白素原γ抗體的抗原性部份,之後變成200kDa斷片,最後分解成105 kDa。
因此可得知,纖維蛋白素原會分解形成(270、200kDa等)無數的斷片,最後分解成105 kDa。分解過程呈現平行方式排列,明顯延長血漿再凝固的時間。投予NK酵素,經由3小時及5小時之後採集血液,利用電氣泳動模式(SDS-PAGE)和抗NK抗體來進行西方墨點轉漬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血漿中檢驗出NK。
因此,在老鼠的十二指腸裡投予NK酵素,經由腸道吸收之後,得到NK分解出血漿中纖維蛋白素原的結論。

 

溶解血栓阻礙物質和納豆激酶

溶解血栓的作用降低的話,會變成引起血栓症的危險因子。血栓的溶解度決定於,促進血栓溶解物質「t-PA」及阻礙血栓溶解物質「PAI-1」這二者之間的平衡。

血液中PAI-1濃度,會因為肥胖、高膽固醇、高血症、胰島素抵抗性(高血糖值)等,以及壓力和炎症等症狀而增加。換句話說,就是造成血栓不容易溶解的狀態。納豆激酶擁有可分解(不溶性)阻礙血栓溶解物質「PAI-1」的作用。

  • 1日當中PAI-1的變化(血栓症較常發生於清晨)

腦塞栓和心肌梗塞較常發生於清晨,這和體內PAI-1的生理時鐘相關。圖5可以看出,1日當中血液中PAI-1濃度的變化。顯示出早上數值較高,白天開始到黃昏逐漸下降,清晨會回覆到高點,因此可以了解,血栓症較常發生於深液到清晨這段期間。

攝取納豆激酶減少溶解優球蛋白的時間

圖6經由動物(老鼠)實驗,攝取3週納豆激酶和控制ECLT(優球蛋白的溶解時間)的相關調查,此檢查數據顯示出有意差,可以看出具有增強血栓溶解的活性。另外補充,因為纖溶作用良好,顯示出血液流暢的狀態。

用納豆激酶來預防生活習慣病

納豆VS營養輔助食品

市面上販售的納豆,所含有納豆激酶的活性數值參差不齊。
另外,納豆還會因為調理方法的不同,喪失其含有的活性。
因此做成營養輔助食品後,成份安定較可安心食用。

一般來說,攝取納豆激酶的適合時間,應於晚餐後或睡前食用。
因為是營養輔助食品,不需顧慮時間太晚,就寢前也可輕鬆攝取。

没有納豆特有的味道及黏稠絲狀
因為是營養輔助食品,容易吞噬且方便攜帶,隨時隨地都可攝取。

納豆的營養成份高,但需注意所含的卡路里及普林體…
製成營養輔助食品時,已先去除卡路里,敬請安心食用。

關於納豆激酶的攝取量

納豆激酶每日的建議攝取量應為2000FU/日以上。
市面上販售納豆含有的納豆激酶活性數值參差不齊,盒裝50g的納豆大約含有1400 FU一盒。活性較高的產品大約含有2000FU/一盒。(圖7)

「FU」(Fibrin Unit)是表示納豆激酶所含溶解纖維蛋白能力的單位, 是以其血栓成份纖維蛋白的分解作用,來做為其活性表示單位。
測定納豆激酶活性的方法有很多種,因為(Fibrin)纖維蛋白分解法(FU單位)可以將其數值化,因此經常被使用。(圖8)
血栓較容易發生在深夜到清晨時,由此可知攝取納豆激酶的時間,應於晚餐後或睡前食用。

40歲以上熟齡者、容易囤積壓力者、血壓偏高者、高血症和糖尿病等血液產生粘性等患者,建議應該定期地攝取。

※1.如果是純納豆激酶產品的話有可能,但因為和纖維蛋白相比親和性較低,所以外表的判斷力較差

※2.只可用於Plasmin活性測定時,用IU表示

※3.H-D-Val-Leu-Lys-pNA

※4.只可用於Urokinase活性測定時,用IU表示

※5.pyro-Glu-Gly-Arg-pNA

※6.若換算由溶解面積得知的纖維蛋白分解酵素活性,可用U表示

納豆激酶VS假納豆激酶的鑑定法

假納豆激酶之動向

近幾年市面上開始出現,未含有納豆激酶酵素卻標榜著納豆激酶的產品,譲人擔心食用後有危害健康之虞。這些仿冒品當中若含有蛋白質分解酵素(Protease)的話,就可以分解掉試管內或培養皿上的纖維蛋白(Fibrin)。然而,這未必等同於在生物體內的反應,況且,其安全性仍是個未知數。另外該酵素是否為納豆激酶,無法以活性檢測來辨別出來,建議必須合併使用其他鑑定法。

納豆激酶簡易鑑定法

納豆激酶的簡易辦別法是指,藉由30個氨基酸所組成的氧化胰島素B鏈與酵素產生作用來分解檢體,同時利用HPLC分析方法來測定出結果。分解樣式會依據所使用之酵素而有所不同,一眼便能判別出納豆激酶當中是否有混雜入其他酵素。
圖9列出了精製納豆激酶、取得JNKA認證標章的產品以及標榜納豆激酶之假納豆激酶的產品經由氧化胰島素B鏈分解出的樣式。比較之下得知,假納豆激酶產品的分解樣式與納豆激酶的分解樣式不同。因而了解到,並非是納豆激酶。
欲詳細了解納豆激酶簡易鑑定法之人士,請向協會事務局(祕書處)詢問。


返回頁上